國慶、中秋假期前夕,公司危重癥??谱o士培訓第17-18講在上海天佑醫院舉辦。公司旗下各醫院護士長、危重癥??谱o士等共200余人,通過線下與線上的方式參加學習。
在神經危重癥護理中,頭顱相關疾病是醫護人員面臨的核心挑戰之一。掌握顱腦影像學基礎知識,已成為危重癥護士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專業護理能力的關鍵。上海天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劉強博士以《危重癥科護士醫學影像基礎》為題展開授課,內容涵蓋MR顱腦解剖、顱腦MR與CT信號特點及臨床意義、顱內常見腫瘤與非腫瘤性疾病的影像表現等方面。
劉強主任是山東大學醫學院博士、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攻讀MBA學位。他在感染與炎癥性疾病、腫瘤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綜合影像診斷與研究領域深耕多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
培訓中,劉強主任結合清晰的腦部影像圖,為學員逐一解析關鍵腦區結構及其臨床意義。他強調,MRI具有多方位、多參數、無輻射等優勢,對軟組織分辨率高,廣泛應用于顱內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及早期腦梗死的診斷。
結合危重癥護理的實際需求,劉主任還講解了影像“危急值”的識別要點,系統歸納了中樞神經系統、脊柱脊髓、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及消化系統五大類危急征象,涵蓋嚴重顱內血腫、腦疝、大面積腦梗死、椎體爆裂性骨折伴脊髓受壓、張力性氣胸、肺動脈栓塞等。這些內容有效提升了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識別影像危急征象的能力,為快速響應與多學科協同提供了堅實保障。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血管病中心主治醫師于瀛博士則以《神經系統危重癥診療與進展》為題,從神經系統危重癥的概述與分類出發,系統講解了神經外科術后中樞感染、神經重癥營養支持與氣道管理等關鍵議題,全面呈現了該領域的基礎知識、診療規范。
于瀛博士指出,神經危重癥患者常因顱腦損傷或手術后處于高代謝狀態,科學的營養管理對改善預后、降低并發癥及促進神經修復至關重要。他建議,應在患者入NICU后48小時內完成營養風險篩查,可選用NRS2002或NUTRIC評分工具,為早期營養干預提供依據。
此外,他從康復角度強調了氣道管理的重要性。在患者病情穩定后,積極的氣道功能康復與管理——如呼氣及吸氣阻力訓練、咳嗽訓練、吞咽功能鍛煉、言語功能鍛煉等,能夠促進呼吸與吞咽功能恢復,提高拔管成功率,從而整體改善患者的康復質量。
神經重癥學科是公司旗下醫院的重點學科。本次培訓緊貼臨床實際需求,內容系統而深入,在互動交流中進一步夯實了危重癥護士在醫學影像與重癥護理方面的專業基礎。隨著護理人才培養的持續推進,醫院護理團隊的危重癥救治水準將不斷提升,為廣大患者保駕護航,切實守護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