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5 日下午,四川藍生腦科醫院建院三周年之際,主辦的《中外視角的交匯:雙相情感障礙診斷與治療的新進展與挑戰》學術研討會在學術交流廳順利召開。研討會特邀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精神病學系高克明博士,四川省著名心身科專家周波教授,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都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李云歌副教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梁雪梅教授,四川藍生腦科醫院睡眠與心身醫學科杜鵑主任等專家參會,吸引 200 余名精神醫學、臨床心理領域業內人士踴躍參與。
會議開篇,黃光富院長致開場詞。黃院長從醫院發展歷程切入,重點闡述設立心身醫學科的初心 ——“雙相情感障礙作為一類高復發、高致殘的精神疾病,不僅診療技術難度大,更承載著無數患者的迫切期待,始終是精神醫學臨床診療領域亟待突破的巨大挑戰。”
黃光富院長強調,此次中外專家齊聚一堂,既是學術理念碰撞的寶貴契機,更是踐行 “以患者為中心” 理念、探索更優診療方案的實踐行動,并期待通過本次研討會,為雙相障礙診療突破注入新動能,讓前沿技術與理念真正惠及患者。
高克明博士率先登臺,以《雙相情感障礙國外最新進展》為主題作報告。他從國際臨床研究數據出發,深入解讀雙相障礙早期識別合并癥、藥物治療優化、非藥物干預創新等前沿成果,系統梳理國際診療趨勢,為參會者打開國際視野,進一步拓展對雙相障礙診療的學術認知邊界。針對參會者提出的臨床實際問題,高教授進行一一拆解分析,提供可落地的診療策略與操作建議,現場互動交流氛圍熱烈。
為解決學術理論與臨床實踐脫節問題,研討會設置“典型病例現場訪談”環節。高克明博士牽頭,周波教授、梁雪梅教授、李云歌教授共同參與,圍繞1例復雜雙相障礙病例現場問診。專家們通過“逐層追問病史—動態觀察癥狀—分析診療決策邏輯”,將抽象標準轉化為直觀操作流程,讓參會者看到從癥狀鑒別到個體化方案制定的完整路徑,真正實現了 “理論落地”。
“專家面對面”環節,高克明教授,周波教授、梁雪梅教授、李云歌教授及杜鵑主任結合患者病歷與現場訪談,剖析討論訪談案例,圍繞雙相障礙共病識別與處理、特殊人群診斷分型難點、長期治療藥物副作用管理及康復期社會功能重建等核心議題,結合中外臨床實踐經驗展開多維度對話。專家們分享經驗,提出“建立多學科協作診療(MDT)模式”“完善患者長期隨訪管理體系”等創新方案,為參會者提供破解難題的新思路、新工具。
本次研討會不僅為中外精神醫學專家搭建深度交流平臺,更是推動雙相障礙、多種人格障礙、情感障礙及合并癥、共病等精神疾病診療水平提升的重要契機。通過中外視角的碰撞融合,拓寬了診療視野,從多維度觀察患者成長與病情演變規律,為解決實際診療難題提供新思路、新視角,助力提升臨床診療精準性與有效性。同時,會議成果也為后續開展精神疾病聯合研究、強化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培訓以及完善患者全周期康復管理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四川藍生腦科醫院將以此次研討會為起點,持續聚焦精神醫學重難點課題,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搭建中外專家對話平臺,推動診療技術與理念更新,讓前沿理念及技術惠及更多患者,為守護民眾心理健康、推動我國精神醫學事業發展貢獻力量。